民生路聖母七苦堂
地址:嘉義市民生北路92號 電話:05-2223239
彌撒:星期六晚上20:00 主日(星期日)早上8:30
聖母抱耶穌像
郭神父自彈自唱
聖堂內部
聖體龕
祭祀祖先牌位
彌撒聖祭中的禮儀
彌撒聖祭中的禮儀
七苦聖母像
一、歷史沿革
1933年住在埔羌崙的良雅師神父,在民生路與光彩街附近賃屋為道理廳,並派專任傳教師駐守,定期舉辨「教理研究班」。1934年良神父建造一座木質樓房,上層為神父宿舍,下層為聖堂,於十一月四日落成,奉「痛苦聖母」為主保,脫離埔羌崙,正式成立本堂。1935年羅道真神父繼任本堂,計有十三年之久,其間有洪羅烈神父給予協助。1948年蘇士郎神父接任本堂。1950年主顧會宋慧芳、姚玉珍、趙志敏三位修女在延平街大門左邊,開設「啟明診所」。1952年三月蘇士郎神父聘主顧會修女主辦兒童福利站。十二月廿一日牛主教在本堂宣誓就職,嘉義教區於焉誕生,以本堂為教區總堂。1953年一月十五日成立嘉義第一個聖母軍善導支母之團。入夏,兩位副本堂田彬及趙仲魯神父到任,九月十五日蘇神父離開嘉義,十月十五日楊傳亮神父正式接任本堂後,有賈德副主教,及吳友梅、呂文健、張傑等數位神父襄助。1955年十二月廿五日慶祝木造聖堂落成,並賀牛主教晉鐸廿五年及六十華誕。1957年五月十二日全教區於本堂舉行法蒂瑪聖母顯現四十週年大遊行。1960年三月廿九日教廷駐華大使高理耀總主教蒞嘉視察,贈款一萬美金給本堂建公青大樓。1963年孫化宇神父為本堂,湯一煌、夏安民、陳兆望、趙方濟、翁吉先、陳宣光等神父襄助。1969年石汝昌神父為本堂,次年陳宣光神父出國只剩石神父一人。1976年孫化宇神父再次接任本堂,並籌備蓋新聖堂,白川町成立讀經班。1984年元旦新聖堂及幼稚園大樓落成。二月廿日吳終源神父接任本堂,兼任教區秘書長。成立職工青年會,推動讀經運動,成立三個讀經班。1986年三月『民生堂訊』創刊。1987年五月教友們合購得力卡九人座新車為本堂福傳車。1988年為響應「聖母年」本堂開始籌建聖母亭。1989年五月廿一日本堂傳協會召開教友大會。整修聖堂大門,聖堂門口木屋改建為輕鋼架二樓,聖堂陽台安置由黃博雄黃博文所奉獻的「痛苦聖母」像。六月廿五日阮文固修士於本堂舉行晉升執事大典。1990年一月廿四日楊英風塑造之聖母像安置於本堂。二月十八日阮文固執事晉鐸,任堂區副主任。1994年一月本堂吳終源神父榮升副主教,三月四日林主教逝世,吳神父膺選為教區署理。
1995年十月張欽真神父接任本堂主任。1996-1998年 趙仲魯神父任民生路聖母七苦堂本堂主任1996-1998年傳協會舉辦第一、二期慕道班,共有十五位學員領洗。現任神父為郭正利神父
二、歷任堂區主任司鐸及副本堂神父
1934--良雅師神父。 1935--羅道真神父、洪羅烈神父。
1948--蘇士郎神父、嘉西力神父。
1953--楊傳亮神父、田彬神父、趙仲魯神父、賈德副主教、吳友梅神父、呂文健神父、張傑神父。
1963--孫化宇神父、湯一煌神父、夏安民神父、陳兆望神父、趙方濟神父、翁吉先神父、陳宣光神父。
1969--石汝昌神父、陳宣光神父。 1976--孫化宇神父。
1984--吳終源神父、郭正利神父、阮文固神父。
1995—毛文明神父代理本堂 1998--趙仲魯神父。
現任神父為郭正利神父
三、主保:聖母七苦
對於耶穌的成長過程,聖母忍受了大大小小發生的許多磨難。聖母七苦的內容,概述如下:
1.西默盎的預言:在聖母獻耶穌於主堂的時候,有一個叫西默盎的義人,對瑪利亞說:「… 有一把利劍,將要刺透你的心。」
2.聖家埃及逃難:天使在夢中對若瑟說:「起來,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,住在那裏,直到我通知你的時候。」
3.十二歲的小耶穌失蹤三日:他的母親向他說:「孩子,為什麼你這樣待我們?看你的父親和我一 直憂苦地在找你。」
4.耶穌背負苦架,向刑場進發:「耶穌背了十字架向前走,有一大群人和婦女,跟著他。婦女們為他搥胸痛苦。」
5.耶穌被釘苦架:「他們到了那名叫髑髏的地方,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。 他的母親 … 站在耶穌的十字架旁。」
6.耶穌的聖屍由苦架卸下:「阿黎瑪忒雅人若瑟 … 要求領取耶穌的遺體。耶穌的遺體由十字架卸下後,他的母親接抱在懷中。」
7.耶穌聖屍埋葬:「痛苦之母呀,當若瑟把耶穌用細麻布包裹,安放在墳墓裏的時候,你的心多麼痛苦呀!」
(節錄自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)
四、教堂一二事
吳終源神父細說聖母亭
嘉義市第一座聖堂落成於主磨一九三四年,奉痛苦聖母為主保,通稱七苦聖母堂。堂中供有一尊三尺高的「痛苦聖母」態像,據稱是當時道明會神父從西班牙運來的。深紅色的襯衣,深藍外氅帶著水藍襯裡,聖母雙手合十在胸前,頭微仰向上,兩眼遙望天際,充滿殷切期待之情,臉色沉重而優雅,嘴微張而欲動;似乎正向天父祈禱,求祂悲憫世人因無知而犯過,因罪惡而招致無端苦痛。又像似向坐在天父右邊的耶穌說道:「孩子! 他們沒酒了」(若三2 )
據說這尊痛苦聖母像在基隆海關時就歷經了火劫而毫髮無損。民國三十四年,太平洋戰爭末期,美軍轟炸嘉義,自火車站到聖堂一片瓦礫及火痕,唯聖堂安然無恙,咸認為是聖母顯露福祐,其他個人領受聖母恩祐的事蹟更難以盡書。
一九八三年,改建新聖堂之後,教友們念念不忘聖母慈恩,屢有建立聖母亭之議,尤其當時教友傳教協進會代主席王尚慈先生更是念茲在茲,不時提醒神父。一九八七年初,教宗宣佈聖母聖年,適傳協會改選,新理事會以籌建聖母亭為聖母年之獻禮,訂為一九八八年的工作重點。